12月14日,煙臺市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在山東工商學院揭牌成立,研究院由市委統戰部與山東工商學院共建。這意味著,煙臺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了“參謀部”。研究院將從管理、技術、服務視角提出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規劃和舉措,逐步建設成為推動區域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專業智庫平臺。
再掀校地合作新篇章
繼“一帶一路”經濟研究中心、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之后,山東工商學院又新建起一座智庫平臺——煙臺市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院。該研究院由煙臺市委統戰部與山東工商學院共建。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約性問題,如優質企業數量不多,大部分企業規模不大、產業不優、創新能力不強;普遍存在著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缺乏、融資難等問題。這些問題就是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的研究課題,也是該校集聚學科優勢并提供智力支持、技術支撐和咨詢建議的方向。“經過33年的辦學實踐和積累,學校有能力為非公有制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山東工商學院院長楊同毅介紹。截至目前,山東工商學院已先后為社會輸送近10萬名畢業生,其中在煙臺就業的畢業生人數約占總數的43%左右,一大批畢業生已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山東工商學院建有學校、政府、企業合作的獨立建制的創業學院,共扶持創業團隊200余支,實現創業帶動就業1500余人,實現總產值16多億元。
前瞻性研究助推非公企業發展
研究院將以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和非公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提升黨委政府、高校院所、非公企業三方協同創新能力為核心,從管理、技術、服務視角提出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規劃和舉措,實現院校資源供給與地方發展需求精準對接,逐步建設成為推動區域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專業智庫平臺。借助山東工商學院學科、專業及科技資源優勢,研究院共建雙方按年度共同擬定重點領域研究項目和課題清單,共同開展課題攻關、研發工作。山東工商學院負責提出區域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狀況評價體系的具體方案,建立認定指標和數學模型,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戰略和發展規劃、設計咨詢等智力智慧支持和人才技術服務;煙臺市委統戰部對山東工商學院開展社會調查和數據收集工作提供支持;雙方以煙臺市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的名義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非公經濟綜合實力、納稅貢獻“雙50強”榜單,山東工商學院按照企業整體經營情況、內部管理情況和外部發展環境三個方面,對規模、利潤等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形成分析報告。
向非公企業適度開放學校科研設施
煙臺市委統戰部將支持山東工商學院各層次學生進入非公企業實習實踐,為大學生就業和企業招聘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支持山東工商學院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到重點非公企業掛職鍛煉,擔任企業技術顧問,參與企業科技和管理創新;支持非公企業與山東工商學院共建實驗室、研發中心,幫助企業與學院共同申報國家和省市級研發機構;支持科技型非公有制企業向學院及其科技服務機構購買與其科技創新活動直接相關的科技服務,引導非公企業和商會協會積極承接產學研對接活動。此外,山東工商學院將在圖書館、實驗室及其他教學設施和科技條件上,面向非公企業給予一定的開放共享服務。研究院承接統戰系統企業家教育培訓,開設參觀互訪、戶外拓展、公益實踐等課程板塊,根據需要承接“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打造經濟管理高級人才培育搖籃,促進學業、結交良友、發展事業的優秀平臺。非公企業家可協助開展實踐教學、社會調查、學生崗前培訓、就業指導等工作。
相關鏈接:
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19/1/3/art_11972_4405017.html